突擊建起的“彩鋼房村”
點擊數:36142013-08-15 11:08:47
城中村臨近動遷,大多數村民輕信違建補償說法突擊建房,村里突擊冒出數百個嶄新的彩鋼房,讓這個村子儼然變成了“彩鋼房村”。可當地政府表示,既是這些彩鋼房以建設完畢,但在拆遷時也得不到任何的補償。
昨日下午,記者來到鐵嶺市清河區張相鎮東三臺子村,這座村子夾在清河區和開原市之間,附近已經蓋起了高樓,是一座即將面臨動遷的城中村。
記者看到,在約600戶居民的村里,一半以上居民已經蓋起了嶄新的彩鋼房,有的居民家蓋起五六座,占滿院落前后,有的還用彩鋼房接起二層樓。附近居民說,村子里還有兩戶蓋了上千平方米彩鋼房。據居民介紹,此處有100余戶今年就能動遷,只有10多戶沒有蓋彩鋼房,蓋房的原因就是想在拆遷時多要些補償。按建房者說法 3000元能換回12萬補償款。記者注意到,在村里的顯眼處,張貼不少快速建房的招貼。事實上,當地居民也普遍相信蓋房者關于拆除違建補償的說法,因此村里隨處可見一座座彩鋼房。
昨日晚些時候,據清河區和張相鎮相關負責人介紹,按照相關規定,動遷補償基本可分為房屋和地上附著物兩部分,地上附著物包括水井、樹木、籬笆等,但是違章建筑并不在補償范圍之內。居民沒有辦理土地使用證、施工許可證、規劃許可證的,就視為違章建筑。據這兩位負責人介紹,2010年以后,市區兩級政府明確規定,城中村的居民自行搭建沒有手續的彩鋼房、臨建房均屬于違建,原則上對違章建筑和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建筑堅決不予補償,因此東三臺子村的數百座彩鋼房也將盡快拆除,不會予以補償。對于記者提出為何沒有及時發現制止一事,這兩位負責人表示,曾通過廣播和公告等形式告知居民,但效果不太大,而且拆遷違建要摸底排查,因此還沒有形成統一行動。